近年来,自动化、信息化、机器人、智能化已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热点词汇,其中,机器人更因其实用性、趣味性等为业内外所关注。然而,作为一个对高科技相当钝感甚至有些排斥的传统人士,笔者一向对机器人是冷漠的,但是,随着机器人在疫情施虐中的“闪亮登场”及牛年春晚中的意外亮相,笔者也终于对该行业有了兴趣。作为高科技局外人士,本文无意探讨行业发展、行业竞争、行业产业链、行业技术等专业问题,而仅意在基于行业发展概况,漫谈个人对机器人“生存”价值的所思所想,进而对机器人研选提供一家之言,期待能对行业发展有所启发。

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新资料,机器人被定义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任务的可编程执行机构”。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划分标准,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以外,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及专业服务机器人。中国电子学会结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特性,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
二 、机器人价值浅析
机器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近年来,从工业到服务,从粗糙到四足到人形,从冷漠到视觉感知再到人类情感感知,机器人越来越个性化也越来越具人情味,其足迹已扩至搬运、物流、建造、医疗、探测、烹饪餐饮、书法写作、助老助残、情感陪护等诸多领域,综上,这种特殊的被称为“人”的“机器”的存在价值确是实如其名:一为应用,二为情感。
01、应用协助
作为机器,因应用而生是其与生俱来的使命。数据显示,在各类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装备之一,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长期稳健增长。据《2020-2021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度,中国市场新增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41000台,较2019年增长22.75%,市场销售额达76.8亿元,同比增长24.4%。工业机器人之所以在机器人领域占比最多、增长最快,就是因为其广泛的、毋庸置疑的应用性。在我国,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苛、生产效率越来越快,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必定越来越强,而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增加、技术逐渐成熟、产业链逐渐完善、价格与质量越来越被市场接受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必将不断向各领域扩展。对服务机器人来讲,应用同样是其存在的第一价值,专业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金融、仓储/物流、客服/餐饮等商用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个人服务机器人在家用、健康陪护等领域也有巨大发展潜力。
02、情感满足
作为被制造、被期待“类人”的机器,机器人天然承载着人类的陪护、宠爱等情感需求。从“四足机器宠物狗”到“会说话的猫”再到人形机器人等,形体的演进其实反映的恰是人类情感的需求,正因为此,“在MARS 2018峰会上遛我的新狗”成为贝索斯的“高级炫富”方式,而“会说话的猫”、人形机器人等可能会因为当代不婚甚至独居盛行、老龄化社会凸显等成为年轻人的生活伴侣、老人的医疗陪护等而引领潮流。笔者认为,机器人的独特魅力,正在于拟人而非机器,也许也正因为此,人形机器人才一直吸引着国外的波士顿动力、国内的优必选等行业研究机构以及公司,尽管波士顿动力的研发并不承载商业使命甚至被定为“扮酷”,尽管优必选并未如期实现其商业理想,然而,从情感的角度,谁能不理解其初衷不觉得是创新且有趣呢?更有趣的是,2017年,王力宏推出了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单曲《AI爱》,在这首歌的MV里,李开复老师客串出镜,而王力宏也跟网红机器人索菲亚顺利成婚,这场人机恋爱完美规避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的爱情遗憾,满足了人类“人工智能完善爱情”的情感需求,索菲亚的研发者汉森机器人公司也实现了“索菲亚量产”,大家看,因情而生,也是机器人逃不掉的宿命哦。
三 、机器人研发建议
毋庸置疑,机器人因应用与情感而生,但是,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有主次轻重,尤其在商业领域,那么,机器人的主要价值是应用协助还是情感满足呢?换句话说,机器人研发导向到底应为何呢?有人说,“未来的机器人会和人一样具备视觉体验、语音识别、感觉认知、判断决策的功能,并且能够优化程序、自我强化学习,甚至能做出人类不能从事的复杂工作”,这句话正确吗?可能实现吗?